專家解答:找到自己的Blue Pool,定義自己的市場 ─太平洋自行車林正義董事長

1

繼上一篇─創新設計如何為品牌創造價值,太平洋自行車的林董事長認為與其將品牌做大,不如將品牌做好,企業主應該自己做出抉擇。

太平洋自行車─林正義董事長

太平洋自行車─林正義董事長

Q:台灣也在慢慢發展品牌,那歐美的品牌都是全球化的在經營,但是東南亞,可能也是文化的關係,很難推展到全世界,還有在人才的部份,是外商的配額一定是比當地的來要多,所以人才都會往那方面流動,導致我們這邊的人才不足,薪資也無法起來,在這種資源不平等的現象下,我們要如何在未來突破這一塊?

林:美國真正的經濟成長大概是第2次世界大戰1945年到1970年,是美國經濟成長的一段期間,1970年以後美國經濟就停下來;日本的經濟成長大概是1960年到1985年;台灣的經濟成長是1970年到1995年就結束了,所以現在的薪水比以前低,中國大陸從1990年開始一直到今年開始要往下降,優勢的國家在那時候建立的品牌是世界級的品牌,尤其美國有那麼大的市場,但是美國的品牌一個一個不見啦!腳踏車的品牌全部沒了,因為產品被消滅以後品牌就不見了,這個品牌消失的速度是很快的,可是美國比較好的品牌就留下來了。東亞現在有超過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台灣目前處於劣勢,但是等5年、10年之後再來看很多亞洲的品牌都起來了,然後美國的品牌會消失,只會剩幾個留著,這是很自然的現象,現在我覺得很強的品牌是歐洲的品牌,德國有很多是家族企業,規模雖然小,但都是百年企業,專精一個項目,做一個很小很小的東西且做的得很好的人,這類品牌都是niche中的niche,他們就是找到自己,然後生存下去。

反觀台灣,好的公司大概再過20年、30年才會漸漸出來,那台灣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人在做創新,有人敢做iwatch嗎?Apple的東西是鴻海做的,技術都是台灣的,但台灣沒有人敢去設計,設計產品是美國人才敢做的,而且美國人有marketing的能力,做出來就可以販售。

 Q:董事長在演講中有提到,「寧小勿大」這個觀念,想請問會不會因為時間還有經驗的累積,公司的規模要如何維持?要怎麼樣找到平衡點?如果有一個大量的訂單來,你需要擴廠該怎麼辦?

林: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有兩個現象:一個是資本主義,大的企業越來越大,小的企業就會被併購,還有一個情況是globalization,一支IPHONE賣出去,其中有33%的利潤是APPLE的,31%是材料,鴻海的代工才毛利2%,其他是行銷,還有1%是雜項,這個成本的結構、全球化的環境是很難去改變的。全球化的結果就是哪裡便宜就到哪裡去做,globalization有幾個方向,一個是knowledge,知識是全世界共通的,第2個是人的globalization,現在到哪一個國家幾乎都不用簽證了,第三種是貨物的globalization,東西在哪裡買?加工在哪裡?最後一個是金融,錢的globalization。

2013年時,全世界iphone的銷量是17億隻,現在的產量都是用幾千萬幾千萬在談的,這是高科技的結果,Y世代會是未來的銷售人口,那Y世代的人會在網路上研究好再去購買,甚至是在網路上買,也懶得出門,還有一個城市大規模化,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做生意的方式,市場是有限的,所以我的理念就是,你不要做大,但是要做好。而環境是一直在改變的,所以觀念也會跟著改變,志向也會跟著改變,change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在講不要成長,並不是不要變,技術要一直突破,不然就會被競爭品牌趕過去了。

如果遇到需要大量的訂單,或者面臨要擴大廠的問題,你就必須要做出選擇,我們選擇的是一個niche市場,其實niche在台灣翻成「利基」是錯的,事實上,他是一個很小的空間,你進去之後別人就進不去了。很多人把niche跟藍海策略混在一起,blue ocean是藍海策略,而niche是一個blue pool,一個小水池才是我們要做的。

品牌做「好」比做「大」重要,要自己做出抉擇。

Q: 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在學著創業,想請問董事長會建議他們要朝什麼樣的方向去努力呢?

林:事實上,我想我現在沒有辦法回答你這個問題,但是我回答你一個最根本的問題,現在有大多數的產業已經有很多人在做了,每個人都在做同樣的東西,所以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我經營哲學的第一個策略是「找到自己」,用SWOT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外界的環境我們沒有辦法改變,所以我們在做企業的時候,對外在的東西要非常的清楚,比方說氣候的變化、Y世代的人,所以當你要成立一個企業的時候,你也要考慮到當你完成了以後,你的銷售對象是怎麼樣子的人,還有你自己的志向,你自己的想法。我還是建議可以去找一個最小的東西做,當你想要創業,資本很少的時候,就是要找一個人家都不做的,在這樣的市場裡你沒有競爭,你超越競爭,你是很獨特的。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到你自己的定位,找到你自己的Niche,我一直在找一個企業是我可以做20、30年都沒有人跟我競爭的,只有我做別人不做,所以你如果要創業,要先找到你要創什麼業,而且這個東西越窄越好,不過這是我個人的偏見!

找到自己的Niche市場,超越競爭。

 

 

 

 

 

 

 

 

 

延伸Bravo講座連結:品牌職人煉金術-如何運用自身專業經營品牌/太平洋自行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fKpLwyS-c

 

 

 

圖片來源: 太平洋自行車、Joe Dsilva, CC Lisence

ExpBravo 整理 麥惠雯、陳貞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