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在印尼生活與工作,而工作性質又多為中高階管理者。要如何成為當地優秀的管理者? 一定要瞭解印尼員工的習慣與思維。印尼人跟臺灣人思維習慣和處事方式都不一樣,面對工作的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千萬不要想著用管理臺灣人的方式來對待印尼人,因為很快便會發現行不通的。
Nina整理歸納了一下多年在印尼的生活與管理心得,跟印尼人一同工作,你需要知道的事,一起來看看吧!
1. 習慣遲到
印尼人對時間的概念與態度有很的”彈性”, 印尼文叫作”Jam Karet”。不管是上班、聚餐、會議、活動、還是婚禮,遲到時間平均約為30分鐘至1個小時,大家都習以為常。而且,遲到的理由99.9%都是塞車,但究竟是否真的是因為塞車而遲到,Nina 觀察的結果是大家都習慣遲到,無論有沒有塞車。
2. 常常請假
印尼員工愛請假也是令外資老闆常頭痛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基層員工(保姆,司機,產線員工等)。請假的理由大多是生病(受風寒、頭痛、腸胃炎等),或者是家人生病:父母病了、老公(婆)病了、小孩病了,一個月可以病好幾次;還有很多的是親屬亡故這個理由,家人親戚都能往生好幾遍。會預先請假的還不是太差的員工,有些人會連招呼都不打,無故曠工多日,讓你氣到噴火啊 !
3 注重面子
印尼人很看重面子,不能太大聲發怒或責駡,他們認為當面責備是讓對方很丟臉的行為,不禮貌也很難接受。對這點文化不瞭解的外國管理者,要是看到員工做錯事情,就來一陣罵聲,即便你認為是就事論事,很可能隔天就會聽到員工說不幹了,因為你讓對方太沒面子了 (即使他犯了天大的錯誤)! 所以,壓抑怒氣與用溫和的語氣指點員工錯誤,是在印尼必定修練的管理溝通技能,遇到各種情況都毋須大動肝火,好好說話、給對方保留面子,才是這裡的溝通王道。

4. 節假日不工作
有時候公司難免會在週末或節假日時,突然有緊急事情要處理。BUT……..如果你在週末或節假日時間打電話給員工,無人接聽、關機、或在外面不方便處理。台灣人工作的勤奮精神大家都知道的,在台灣節假日公司有事情時,還是忙個不停,許多人更是24小時待命,LINE更是無論多晚都會回覆。但如果你想要求印尼人也這樣,無論你是誰,給多少加班費,通常得到的回應是不想加班、不想多賺這個錢 (保姆、司機除外) 。所以,千萬不能預期印尼人跟著你的節奏拼命工作,因為他們更注重享受生活,而不是工作成就或努力存錢買房。
5. 喜歡送禮
在印尼送禮是種風俗,是種生活習慣。親戚、朋友、同事、家人之間,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都會送禮。去外地旅遊、出差,都要記得給親近的人帶點伴手禮 (oleh-oleh)。禮物不用貴重,一般是當地的特色點心、紀念品等。若聽到直接開口要禮物的,也不要覺得被強迫送禮或覺得對方無禮,帶點零食點心回來讓大家一同吃吃,大家就會很開心滿足了。印尼開齋節、中國農曆新年、耶誕節,都是當地送禮氛圍濃厚的時間點,從點心、蛋糕禮盒、鐡筒餅乾、綜合食品大禮包等等,都是當地的受歡迎的送禮首選。特別是開齋節期間,別忘了給保姆、司機、警衛、也都買些禮物打點一下,慰勞一下他們平日的辛勞,為他們準備一些飲品、餅乾就可以了。如果遇到朋友客戶同事婚喪嫁娶、公司開業、喬遷等等,一般都會送個大花牌,上面寫著收禮者和送禮者的名字以及祝福,讓雙方都有面子。和印尼人相處時,要記得這個送禮風俗,在印尼伸手不打送禮人,多多送禮就對了。
Nina的這篇文章沒有對印尼人負評的意思,僅是表達印尼人跟台灣人在工作習慣、處事方式、風俗是不一樣的。在印尼工作不需因為這樣的差異,而覺得苦惱或生氣,先要能瞭解,適應之後,掌握方法就好。只要真誠友善、互相尊重、做好印尼當地的管理工作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
撰文:印尼生活不NG_Nina@Indo
轉載至印尼生活不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