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到了,你準備好了嗎?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現在端午節,炒熱行銷氛圍、刺激顧客購物,已經成為各大品牌節慶大戰的促銷熱點了。
然而,節慶年年都有,消費者相對有感,行銷卻不好做,如何創新不落俗套呢?以下分享 3 個思考切入點,以及 9 個有梗案例,給靈感乾枯的行銷人一點想法。延伸閱讀:《做行銷沒靈感?內容配方矩陣 3 心法,讓創意點子源源不絕》
精彩內容
創意套路:品牌想說的事 X 消費者有感的事
端午節,除了好吃的粽子,還有一年一度緊張刺激的龍舟競賽。
以杜蕾斯為例,他們擅長藉用熱點傳遞品牌核心(愛性),無論跟風什麼議題,都離不開這個品牌核心,為自家品牌搭起高樓,杜蕾斯的創意可以說一年比一年還吸睛。
在節慶行銷之前,行銷人必須思考以下 3 點:
1 我要用端午節哪一點做創意?
2 我要如何放大品牌?
3 端午節跟品牌之間的關係?
節慶行銷,不只是迎合消費者心理,還要充分嫁接節日的文化氛圍,寓樂於銷、製造熱點。節慶行銷的重點,在於不能脫離品牌核心,要先清楚知道品牌核心,進一步才是拆解商品,藉由節慶來放大商品賣點。
端午節 3 個創意切入點
提到端午節,你想到什麼呢?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它本身帶有的元素非常多,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粽子,以及節慶習俗。
但是,如何把老梗玩出新花樣呢?重點在於賦予「新講法」,再去做創意延伸與操作。此外,還可以善用和端午節相近的「熱點」,把節慶加乘熱點,就可以讓消費者更有共鳴。
端午節可以玩的創意元素,有這 3 個相關的關鍵字:
1.熱點:畢業季、求職潮、升學考試…
2.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戴香包、玩立蛋、掛艾草、拯救屈原…
3.粽子:粽葉、綁繩、鮮肉、糯米、餡料、甜鹹口味、南北粽之爭…
以熱點x端午節為例,像是補習班、人力銀行等產業,就可以結合端午節的祈福包粽『包中』等元素。
接下來,順著「熱點」、「粽子」、「習俗」這 3 大方向繼續發散,發散方法很簡單,不斷地問為什麼、是什麼,還可以想到什麼?延伸各種可能性。
善用「聯想法」,透過對事物形狀、顏色、味道等進行聯想。比方說,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粽子是什麼?習俗是什麼?粽葉可想到什麼?
除了聯想法,還可以利用「反轉法」,原則就是不斷問:「如果不是這樣,那可能是…」比方說,粽子只能包糯米嗎?不能包別的嗎?
在社群上用視覺呈現創意,行銷效果是最好的。實在想不到的話,還可以借用「諧音法」,像是粽夏慶端午、粽情粽禮、一見粽情,獨樂樂不如粽樂樂,這一類「粽」字的諧音,為品牌或商品增添端午的氛圍。
借力使力,放大品牌
1. 食力 foodnext
端午將至,重頭戲當然是「吃」粽子!他們讓屈原當代言人,用在食安主題上,行銷訴求是「安心吃粽」,並分享為什麼粽子不能吃太多,以及選粽秘訣。
2. 故宮精品
故宮精品,擅長將館藏文物、歷史結合時下熱點,透過端午節作為傳統節日,又一次翻轉大眾對於故宮博物院的既定印象,讓更多年輕人對故宮文化更有感。
3. Cherng 馬來貘
插畫家 Cherng,以黑白動物的「馬來貘」為主角發表創作,這種冷門、稱不上卡哇伊的動物,近年來受到粉絲喜愛。插畫家也搭上端午熱點,結合小問答讓粉絲更認識馬來貘。
Q:從划龍舟可看出來馬來貘有以下何項特徵?(1)身體超挺直,適合參加信任遊戲。(2)鼻子很靈活,媲美象鼻可上下左右開攻。(3)生性積極好動,平時有在勤練身體。
借題發揮,舉辦活動
1. 美味生活
經營社群,不時舉辦贈獎活動回饋粉絲,是不可或缺的行銷手法。他們結合端午節熱點,邀請粉絲推薦心中美味的粽王,為活動掀起一波新熱潮。
2. 福華飯店
除了端午節的主題,也可以加乘時事熱點,讓消費者更有感。福華飯店,去年不只舉辦端午節活動,更搭上韓劇《太陽的後裔》熱點,在社群上衝出一波高聲量。
藉湊熱鬧,推廣產品
1. 客家小吵
客家小吵,是一個客語學習粉絲團,他們擅長以搞怪的配圖,分享客家話怎麼講?超級不正經卻超有效,每逢節慶熱點,肯定也是 Kuso 主題之一啦!
2. 台灣之星
不只食品業,連電信業也搶搭端午節風潮。台灣之星,用屈原投汨羅江作為切入點,呼籲大家申辦門號之前,「再多想一下,其實你有更好的選擇。」
3. 毛小孩鮮食館
家家戶戶都是粽米香,寵物都流口水了!就有寵物業者腦筋動得快,在社群上就推出毛小孩粽,讓家中寶貝跟著主人過端午!讓不少狗主貓奴們,顧不了荷包立馬下單。
看完這麼多有梗案例,你喜歡哪個端午節文案呢?端午節快到了!以上分享給各行各業的行銷人,趕快搶賺端午商機吧!
轉載至 行銷人
《行銷人》是一個以「服務行銷人」為宗旨的媒體。編輯團隊由媒體人、行銷人與創意人彼此共同協做,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期盼透過數位趨勢、觀念邏輯與工具運用等重要資訊,與讀者起一起「洞察趨勢」,找尋市場的風口,並在全民瘋行銷的氛圍中「創新觀點」,探索可行的商業模式。不管你身處何種產業及崗位,身處互聯網時代,你我都是「行銷人」。
撰文:江 姿儀
首圖來源:Flickr
圖片來源:杜雷斯、Foodnext、故宮精品、Cherng、美味生活、福華飯店、客家小吵、台灣之星、毛小孩鮮食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