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超粒方,今天要來為各位解析的電影是…」這句慣用的開場白,已經深深印在影迷們的腦海裡。經營了將近 2 年半的YouTube頻道,影評人【超粒方】從預告分析、影評到有趣的彩蛋分析,總共累積了近 140 部短片,現有訂閱人數也突破 49 萬,成為知名影評網紅,甚至獲邀專訪好萊塢明星及導演。
從起初因為單純熱愛電影,在自有平台上分享觀影心得及電影觀點,到經營成一個影評「品牌」,超粒方如何專注在內容經營,把頻道做得有聲有色?
大約兩年多前漫畫電影剛崛起,平常就愛看電影的超粒方偶然在臉書上分享電影心得,做了幾次點評和預告分析,卻意外發現開始有人關注,小有成就後開始不定期撰寫,後來配合自己關注YouTube的習慣,跟著嘗試做幾支短片來介紹電影,純粹閒暇興趣經營的頻道不知不覺也累積到 1 萬訂閱人數,「意外發現真的不少人在看,那就繼續做下去吧!」
超粒方沒想到,誤打誤撞出來的一條路有一天也會變成自己的吃飯工具。
圖說:超粒方還實際到英國參觀《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布景,介紹給觀眾
圖片來源:超粒方YouTube頻道
精彩內容
方法一:培養獨到觀點
想經營好YouTube平台,最重要的當然是持續提供粉絲好看又實用的內容,對影評人來說,最需具備的就是培養看電影的「觀點」。要做到這點,超粒方要求自己常看網路上其他解析影片或影評,自己也買許電影相關的書來看,「光編劇類型的書就有10幾本吧,就把自己泡在那些內容裡面,寫影評還好,倒是真的花滿多時間做功課。」寫影評同時也會去找其他的影評比較,一部片可能就得看上 3、4 篇國外專業影評,久而久之才能擴張看電影的切入角度,加深看電影的觀察度和細膩度。
當然,創作上也有遇到瓶頸的時候。超粒方說,不知道該做什麼電影主題的時候,他就去搜尋即將上映的電影,或其他觀眾曾經點名的電影題材,從中挑選比較有靈感的;另一種情況是,影評寫到一半,明明感覺應該要再講些什麼,思路卻卡住,這時候自己內心有些龜毛偏執的性格又會再逼自己從其他影評中找資源、搜尋靈感。
方法二:題材挑選比內容更重要
至於內容上經營的重點,超粒方認為「題材挑選」是最重要的。「其實很多人是因為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電影才會點進去看,所以在主題設定上比較會去斟酌,同時有好幾部片可以做的時候,當然是挑網路上討論熱度高的或是比較多網友推薦的題材。」從【超粒方】頻道片庫中觀察,大多是星際大戰、漫威英雄系列電影分析,也不乏穿插幾部像是【樂來越愛你】類型的愛情片、歌舞劇。正因為影評題材挑選符合時下電影趨勢,去年 2-4 月搭上《死侍》、《美國隊長3》、《蝙蝠俠對超人》等熱門片,頻道訂閱人數在短短幾個月內暴增近10萬人,讓超粒方信心大增。
方法三:顛覆既有收看影評觀念
不只喜歡看電影、愛分享觀點,從超粒方的影評或彩蛋分析中,不難看出他對自己作品的高要求,目前點閱數最高的影片:《死侍》和《美國隊長3》彩蛋分析,片長都有 8 – 12 分鐘,一口氣給影迷數十個一般人看電影不會注意到的小細節,或是電影中某些台詞或哏的由來。會有如此的高人氣,也是因為超粒方不走一般影評正經八百、嚴肅嚴謹的路線,特別去挖掘影片中巧合及有趣的片段安排,不想帶給影迷「影評很嚴肅又深奧」的觀感,想用詼諧的分析方式讓影迷們吸收到電影外的有趣知識,同時還能開啟更多電影討論話題。
「【超粒方】的定位就是希望能顛覆大家以往認為『看不懂電影才要去看影評』的觀念,影評其實也可以很輕鬆有趣。」預告片也透過優缺點分析給觀眾參考方向,慢慢成為影迷們看電影的參考指標。在影評這條路上,超粒方從生活樂趣經營出個人品牌,成為 49 萬人追蹤的知名影評人,現在他更持續著「把夢想做大」,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影評界好友組成團隊,經營PressPlay集資訂閱的【加點吉拿棒】頻道。….(下集待續)
轉載至DGcovery
作者:Wendy H.
主圖來源:Wendy H. 攝
DGcovery 看見數位,2015年12月誕生,為一「為老闆而生」的數位新媒體。熱愛分享各種傳統產業數位轉型、新創達人的勵志故事,以及企業數位整合成功的案例剖析、國內外的數位趨勢、觀念邏輯、工具運用等,幫助企業、人才甚至政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都能迅速找到對的風口,當然也不忘分享世界新知,希望帶領讀者快速在數位領域找到成功方法。